9   漏风验、炉、炉、严密性试验试运行

 

 

 

9.1   

 

9.1.1       漏风试验,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引风机、送风机经单机调试试运转应符合要求;

2  烟道风道及其附属设备的连接处和炉膛等处的人孔门等应封闭

严密;

 

3  再循环风机应与烟道接通,其进出口风门开关应灵活,开闭指示应正确;

 

4  喷嘴一、二次风门操作应灵活,开闭指示应正确;

 

5  锅炉本体的炉墙、灰渣井的密封应严密,炉膛风压表应调校并符合要求;

 

6  空气预热器冷风道烟风道等内部应清干净无异物其人孔试验

孔应封闭严密。

 

9.1.2       冷热风系统的漏风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动送风机应使该系统维持3040mm水柱的正压并应在送风入口撒入

白粉或烟雾剂;

 

2  检查系统的各缝隙、接头等处,应无白粉或烟雾泄漏。

 

次风成。

 

9.1.3       炉膛及各尾部受热面烟道除尘器至引风机入口漏风试验应符合下列 要求:

1  启动引风机,微开引风机调节挡板,应使系统维持3040mm水柱的负压,

并应用蜡烛火焰、烟气靠近各接缝处进行检查;

 

2  接缝处的蜡烛火焰、烟气不应被吸偏摆。

9.1.4       漏风试验发现的漏风缺陷应在漏风处做好标记并应作好记录漏风

缺陷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1  焊缝处漏风时,用磨光机或扁铲除去缺陷后,应重新补焊;

 

2  法兰处漏风时,松开螺栓填塞耐火纤维毡后,应重新紧固;

 

3  炉门孔处漏风时应将拼命处修磨平整应在密封槽内装好密封材料;

 

4  炉墙漏风时,应将漏风部分拆除后重新砌筑,并应按设计规定控制砖缝,

应用耐火灰浆将砖缝填实,并用耐火纤维填料将膨胀缝填塞紧密;


5  钢结构处漏风时,应用耐火纤维毡等耐火密封料填塞严密。

9.2      

 

 

9.2.1     烘炉前,应制订烘炉方案,烘炉应具备下列条件:

1     锅炉及其水处、汽水、污、输煤、送风、除尘照明、

水等系统均应经试运转,且符合随机术文件规定;

2     炉体砌筑和绝热层施工后,其炉体漏风试验应符合要求;

3     的烘炉所需的热工和电仪表均应调试,应符合要求

4     锅炉水应行国《工锅炉水质标准》GB1576  关规 定;

5     锅筒和集箱上的膨胀指示器,在冷状态下应调整到零位;

 

6     炉墙上应设置测温点或灰浆取样点;

 

7     应具有烘炉升温曲线图;

 

8     管道、风道、道、灰道阀门及挡明介质流动方、开启

和 开度指示。

9     炉内、外及各通道应全部清理完毕;

10     耐火浇养护应符国家工业砌筑工及验收规 范》GB50211的有关规定,砌体应自然干燥。

9.2.2       可采用火焰蒸汽有水冷壁的各种类的锅炉宜采用蒸汽烘炉。

链条炉排烘炉的燃料,不应有铁钉等金属杂物。

9.2.3       火焰烘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集中在炉中央烘炉期宜采用火烘初期以后火势

匀, 并应逐日缓慢加大;

2    炉排在烘炉过程中应定期转动;

3    烘炉烟气温升应在热器或相当位置进行测其温升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型炉墙第一天温升不宜大于 50温升不宜大于 20/d

期烟温不应大于220

2)砖砌轻型炉墙温升不应大于80/d,后期烟温不应大于160

 

3)耐火浇注料炉墙升不应大于10/h期烟温不应大于160,在

最高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h

4    当炉墙特别潮湿时,应适当减慢温升速度,并应延长烘炉时间。


9.2.4         火陶瓷纤维温的轻型炉可不进烘炉但其粘接剂用热

硬性粘接料时,锅炉投入运行前应按其规定进行加热。

 

9.2.5     蒸汽烘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  0.30.4MPa    的饱和蒸汽从水冷壁箱的排污阀处连续、均匀 地送入锅内,渐加热锅水锅水水位在正常位置,度宜为 90,烘 炉后期宜补火焰烘炉;

2    应开启烟、风道的挡板和炉门排除湿汽,并应使炉墙各部位均能烘干。

9.2.6     烘炉时间应根据锅炉类型砌体湿度和自然通干燥程度确散装重

炉墙锅炉宜为1416d,整体安装的锅炉宜为 46d

9.2.7     常检查各位的膨胀情当炉墙现裂纹或变形迹象时, 应减慢升温速度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当影响烘炉正常升温的主要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停止烘炉,并应待故障处理完后再继续烘炉。

9.2.8     锅炉经烘炉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墙灰试样,应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排上方1.52m 或 燃烧器上方11.5m处和过热器两侧墙的中部取粘土砖外墙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 浆样品各50g测定,其含水率应小于2.5%

2    当采用测温法时在燃烧室侧墙的中上方1.52m  或燃烧 器上方 11.5m处,测定外墙砖墙外表面向内100mm处的温度,其温度应达到50

并维持 48h或测定过热器两侧墙粘土与绝热层接合处的温度其温度应

达到100,并维持48h

9.2.9     烘炉过程中应测定和绘制实际升温曲线图。

9.3     

 

 

9.3.1     在烘炉末期,当墙红砖灰浆水率降到10%时,或达到本规 9.2.8

条第二款规定温度时,即可进行煮炉。

9.3.2     煮炉开始的加药应符合机技术规定;当规定时,按表9.3.2 规定的配方加药。

 

9.3.2炉时锅的加药(kg)

 

 

药品名称

每立米水的药量

铁锈较薄

铁锈较厚

氢氧化钠

23

34

磷酸三钠

23

23


:1.药量按 100%度计算;

2.无磷酸钠时,碳酸钠,为磷酸钠的 1.5   倍;

3.单独使碳酸钠炉时,方米水6kg

 

9.3.3     药品应解成液后加入炉,配和向内加入液时应采取安

全防护措施。

 

9.3.4     加药时,炉水应在低水位。煮炉时,药液不得进入过热器内。

 

9.3.5     煮炉时间 48h72h。煮炉最后24h使压力保持额定工压力 的75%;当在较压力下煮时,应适当地延长煮炉时间。炉至取样水的水质变清澈时应停止煮炉。

9.3.6     期间定期从锅筒水冷壁下集取水进行水分析当炉

碱度低于45mol/L时,应补充加药。

9.3.7     结束后应交替行上水和排污应在水达到运行标停炉 排水冲洗锅筒内部和曾与药液接触过的阀清除锅筒集箱内的沉积物,排污 阀应无堵塞现象。

9.3.8       锅炉经煮炉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锅筒和集箱内壁应无油垢;

 

2     擦去锅筒和集箱内壁的附着物后金属表面应无锈斑。

9.4    严密性验和试运行

 

 

9.4.1       锅炉经烘炉和煮炉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锅炉升压至0.3  MPa0.4MPa,应对锅炉本体的法兰人孔手孔和其

他连接螺栓进行一次热态下的紧固;

2     锅炉压力升至额工作压力各人阀门法兰和料等处

应无泄漏现象;

3    锅筒、集箱、管路和支架等的热膨胀应无异常。

9.4.2       有过热器的蒸锅炉,应用蒸汽吹器。吹洗时,炉压力

定工作压力的75%,吹洗时间不应15min

9.4.3       燃油、燃气锅炉的点火程序控制、炉膛熄火报警和保护装置应灵敏。

9.4.4       严密性试验后应按本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的安全阀应分别按本规 范第6.3.2和第6.3.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最终调整调整后的安全阀应立即加锁或铅封。

9.4.5       安全阀调整,现组装应带荷正常运行48h; 整体出厂的锅炉应带负荷连续试运行424h,并作好试运行记录。